066東梅蓬寺13.JPG

同樣是【大環圈神殿群】的一員,
東梅蓬寺(East Mebon)與變身塔其實是非常非長相似的二座寺廟,無論是位置相距不遠、隔局與年代,如果真要區分的話,或許可以從二方面著手:
一、東梅蓬寺的階梯比較高。
二、東梅蓬寺四周有石象在守護著。

063東梅蓬寺10.JPG

說真的,距離出去玩這麼遙遠的時間,
加上是跟團又不停地看無數的寺廟,雖然我很愛很愛這些古蹟,但也不曉得要如何介紹下去,
我沒法子像去京都自由行時那般將所見所聞的點點滴滴逐一地說給大家聽,就好像是教科書般告訴大家它的歷史......囧rz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要寫遊記要趁早ㄚ~~不然就會像我現在一樣,進退維谷,俺真是超級、霹靂、無敵後悔的,
嗚嗚嗚--Q__Q......

060東梅蓬寺07.jpg

東梅蓬寺建造於十世紀中期(公元953年),是羅貞陀羅跋摩二世 (Rajendravarman II)以為了供應王宮用水與灌溉之用由,進而挖掘東芭萊湖(East Baray,這是一個人工湖,長7.5公里、寬1.83公里),用來調節暹粒河的河水和灌溉農作物,並且在湖心的島上建造了東梅蓬寺供奉溼婆神(Shiva),也是歷代國王祭祀祖靈之祭壇。
然而這座可儲存五百五十萬立方公尺水的人工湖泊卻因為時光流逝早已乾涸,如果不仔細看是無法發現這座寺廟其實是建立在池子之中,如今也只可在銘碑以及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中見到相關文字的記載了。

062東梅蓬寺09.JPG

057東梅蓬寺04.JPG

由於東梅蓬寺是一座島廟,所以外圍的人工壕溝及跨越其上的砌道皆被省略,
由東門進入首先會看到接鄰地面相當不起眼的的數階火山岩台階,這在古代是乘船停泊的碼頭,繼續往內進入就可以看到四個角落(第一、二層)的八座大象石雕(在古印度人的觀念裡,整個宇宙是由大象所撐起的。),其中又以西南角的雕像最為完整。

065東梅蓬寺12.jpg

064東梅蓬寺11.JPG

就跟變身塔一樣,東梅蓬寺的建材並非全都是沙岩,而是用紅磚所建,外表敷上一層石塗料,然後再在外層的塗料上進行繁複的雕刻工作。
這也和羅洛士遺址的羅蕾寺類似,只是它更進一步先在紅磚建築上挖洞再灌進外牆塗料(據聞是以糯米、棕糖、及將貝殼磨成粉混合於石灰中作為高黏性特殊石灰泥),如此外牆就會和紅磚合而為一體,於尚未凝固前即予雕刻塑形,也就不會像羅蕾寺那樣幾乎全部都剝落了。

068東梅蓬寺15.JPG

067東梅蓬寺14.jpg

這也是一座形似五座塔林,中央象徵須彌山的寺廟。
以紅土基座築成三階成方形漸次升高的平台,最低層在四個主要方位設有突出的登陸平台,而第一道外牆就建在這層平台上,內側有一連串長廊圍繞,低矮的內牆位於中層平台四周,在這道圍牆與最高層平台之間,有八座小磚塔成對立於四門的兩側。

075東梅蓬寺22.jpg

076東梅蓬寺23.jpg

最高層的平台是由砂岩築成,並矗立著五座神龕磚塔,
其中兩座建於東南角,其餘三座則分別位於東北、西北及西南角落,至於象徵須彌山的中央塔則立於 1.9 公尺高的地基上最為高大,其相對應的門楣上並分別雕飾該方向的守護神(東方:因陀羅、西方;梵倫那、南方:閻摩)。

072東梅蓬寺19.JPG

069東梅蓬寺16.jpg

主塔內有一座被後人搬來,並且相當完整的釋迦牟尼佛盤坐在七頭蛇身上打坐的雕像,與一般端坐於蓮盤上是大相逕庭。
這可是有故事的喔~~

074東梅蓬寺21.JPG

相傳神鳥(加魯達)一直是以蛇(那迦)所生的小蛇為食物,那迦因為自己無法保護小蛇便拜託釋迦牟尼佛幫忙;於是釋迦牟尼佛便勸說加魯達,希望牠不要再吃小蛇了......
然而加魯達也說得很明白,如果不吃小蛇的話,那又該以何種食物替代?難道要為了小蛇的生命就讓自己餓死嗎?
於是釋迦牟尼佛便告訴牠說自己願意供獻出自己的肉給牠食用,以換取牠答應不吃小蛇。
反正吃小蛇也是吃,吃釋迦牟尼佛也是吃,加魯達於是答應,開始吃釋迦牟尼佛的肉而不再吃小蛇。
那迦為了感念釋迦牟尼佛對牠的恩惠便自發地在釋迦牟尼佛打坐時將蛇身盤起讓釋迦牟尼佛坐於其上,並且將蛇頭在釋迦牟尼佛頭上像傘般撐開,幫釋迦牟尼佛遮風避雨地保護祂。

080東梅蓬寺27.JPG
(↑在許多的寺廟都可以看到當地人堆起的石堆,雖然俺不知道是啥意思......)

最後如果站在主塔旁朝南方的樹林遠眺過去,那便是先前才參觀過的景點--【變身塔】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OYI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